2020-12-17 11:37:52 头条 168阅读
最近,有一档韩国综艺,讨论度非常高,也非常有话题性。
那就是,一档以离婚为主题的韩国综艺,—— 《我们离婚了》。
由于题材大胆、角度犀利,所以它被誉为“ 2020年最生猛的韩国综艺”。
开播之后,它不负众望,以14%的最高收视率,成为近期关注度最高的韩国综艺。
今天,我们就来说说它。
《我们离婚了》是一档围绕“离婚夫妇”而展开的真人秀。
节目邀请到的嘉宾,一般是自带话题的公众人物。
比如,演员夫妇李英河和鲜于银淑,网红夫妇肉肉和紫苏,模特朴宰勋和摔跤国手朴惠英。
早在问世之初,这档综艺就引起了吃瓜群众的广泛热议。
大家甚至充满热情地脑补了中国版的候选嘉宾,相信你们也有很多提名。
虽然话题先行,但它所具备的现实意义,却丝毫不落下风。
这种现实意义,主要聚焦于两大方面。
一方面,它有尺度。
对韩国真人秀来说,以“离婚”作为切入点的它,具有不拘一格的开拓意义。
另一方面,它有深度。
通过关注离异夫妻的相处模式,去多维度地解读婚姻、正视离婚。
与之相比,我们国内的同类综艺,显然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。
目前,我国的婚恋综艺,基本上都是在披着甜蜜的外壳来变相催婚。
这些综艺,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。
一种是《我们恋爱吧》《女儿们的恋爱》这样的恋爱约会类。
一种是类似《幸福三重奏》这样的婚后恩爱类。
透过这些综艺,观众往往只能看到一些刻意撒糖的高甜时刻,很难看到婚恋相处中存在的矛盾与困境。
而《我们离婚了》,则从现实出发,为婚恋题材做出了更复杂的多元解读。
告诉我们,什么是真正的“相爱容易相处难”。
节目组先后邀请到了几组“离婚夫妇”,让他们在同一屋檐下度过三天两夜的同居生活,给他们提供一个坦诚相对、解开心结的机会。
第一组嘉宾,是两位老牌艺人——李英河和鲜于银淑。
年轻时的他们,在韩国拥有极高的国民度,是一对羡煞旁人的神仙眷侣。
李英河是大钟奖影帝,素有“浪漫达人始祖”之称。
而银淑则因出演过众多的“妈妈”类角色,而被国内的观众所知晓,比如《蓝色生死恋》里的宋慧乔妈妈,《花手帕》里的韩佳人妈妈等等。
1981年,他们因戏,举办了轰动韩国的“世纪婚礼”。
婚后,他们接拍了不少广告。
有些广告至今仍是经典。
原以为,他们会一直白头到老。
可2007年,银淑却突然召开记者发布会,公布了两人的离婚事宜,结束了长达26年的婚姻生活。
消息一出,犹如平地起惊雷,当即在韩国炸开了花:怎么模范夫妇也离婚了?
离婚之后,两人一直维系着朋友般的关系。
李英河的新家,是银淑帮忙装修的,与此同时,他们还共用同一个保姆。
只不过,两人很少有机会去一对一地进行交流。
而《我们离婚了》,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契机。
参加节目的两人,各自怀揣了不同的目的——
银淑说,“我想再次感受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,你也感受一下吧。”
英河说,“我以后也是没多少日子好活的人了,所以有些心结想解开。聊聊本不该是误会的误会。”
话虽如此,但两人呈现出的状态,却是截然不同的。
节目中,银淑承担了90%的谈话内容,而英河大多数时候,却一直在逃避、躲闪、沉默。
见面之后,银淑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话题。
她说自己为了今天见面特意做了造型,还问对方昨晚睡得好不好,现在饿不饿。
可英河却只是被动地接话,简短地回应。
委屈的银淑哽咽地问英河,“不觉得时间可惜吗?”
可英河却没有接话,只是尴尬地转移话题:“连咖啡都没倒就说了这么多,你不口渴吗?”
类似这样的情况,在节目中还有很多。
英河会不合时宜地接起电话,跟朋友畅聊单身生活,强调“我现在一个人待着当然过得好啊”,也会表面提议去餐馆,然后暗中叫来老朋友,毁掉两人来之不易的独处时光,把自己喝的酩酊大醉。
如此种种,都复刻了银淑之前所经历的婚姻生活。
自打结婚开始,英河便很少着家。
他是一个把社交和朋友看得比家人还重的人。
一周七天,他有六天都在外面饮酒度日。
此外,他还会把为期一天的蜜月之旅毁掉,在外面疯玩到凌晨四点归家。
受当时社会男权风气的影响,银淑一直默默忍受,不敢将心中委屈合盘托书。
正因如此,所以在这段失落的婚姻关系里,她成了更卑微、更委屈的那一个。
可再次相见,李英河却并没有给她提供任何表达的机会。
要么冷漠处之,要么转移话题,要么直接让她闭嘴:我今天嘴都要麻了。
多年过去,英河的脾性,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改变。
与其说两人是通过这档节目达成和解,不如说是再度搬演婚内生活,让银淑受到二次伤害。
尽管互动过程中,两人曾一起逛超市、一起散步,甚至出现了他为她拍照、读诗这样的美好错觉。
但实际上,两人内心深处的隔阂、误会、矛盾、崩溃,却始终存在,难以消弭。
同样的不幸,还发生第二对夫妇身上——肉肉和紫苏。
这是一对90后夫妻,之前有过5年婚史,今年年初刚离婚不久。
丈夫崔肉肉是视频博主,妻子刘紫苏是人气模特。
因为刚离婚不久,所以两人举手投足之间,还充满了爱意。
两人一起洗漱,肉肉会自然地提起紫苏的头发,紫苏肩颈不舒服,肉肉也会贴心地帮她推拿按摩。
看上去不像离婚夫妇,反倒像新婚夫妇。
节目行进到第二晚,两人甚至还鬼使神差地住到了一起。
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遐想。
很多人看到这里,都会忍不住好奇:如此甜蜜的两个人,为什么会走向离婚?
答案其实很简单——因为家长。
肉肉的父亲,是一个80岁的顽固老头。
他理想中的儿媳形象,应该是那种任劳任怨的传统妇女:温柔有礼,孝敬老人,洗衣做饭,照顾孩子……
而紫苏作为新派儿媳,却显然入不了他的法眼。
用他的话说,就是“她作为女人只能得0分,从头到尾都拿0分。”
而他之所以如此苛刻地评价紫苏,原因竟只是因为紫苏没有毕恭毕敬地跟他打招呼,没有在他早上6点出门前做好早饭。
其实,紫苏本身并没有做错什么。
早前,肉肉爸爸不但公开反对这桩婚姻,还当着紫苏家人的面,说了很难听的话。
这些话,一直是紫苏心上最大的伤口。
而肉肉夹在父亲和妻子中间,也显得非常为难。
虽然他觉察出了紫苏的无奈和委屈,但在潜意识里,他总会不知不觉地站到父亲那边。
肉肉的成长环境,决定了他对父亲有着极强的软弱感和依赖性。
再加上眼下父亲已经垂垂老矣,时常用“我活不了多久”之类的话对他进行道德绑架,于是他便会感到更加强烈的自责与愧疚。
尽管左右为难,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父亲。
肉肉和紫苏的婚姻,几乎是“结婚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,而是两个家庭的事”的完美写照。
他们现身说法,用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:有时候,要维系好一段婚姻,光靠彼此相爱,其实是远远不够的。
节目组录制这档节目,其初衷,是想给几位嘉宾提供一次和解的机会。
但录制之后,观众却猛然发现,这些夫妻之间,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只有通过离婚,规避掉这些矛盾,才能让当事人摆脱困境。
正如节目中的心理专家所说:离婚不是为了变得幸福,而是为了减少不幸。
个人认为,这档节目存在的最大意义,就在于它对离婚所流露出的平常心。
它从正向出发,对离婚进行了重新的解读,让观众对离婚有了更全面、更健康、更深入的认知。
从而告诉观众, “离婚,不是人生的一个标签,更不是一个失败的标签,而只是一个选择。”
离婚,只是人生旅程的重新出发。
我们不应该将幸福的赌注,全部投放在其他人身上。
有时候,只有放过自己,放过他人,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。
当然,每当看到这个节目,很多人都会想到前几天国内关于“离婚冷静期”的新闻。
或者,这个节目,我们可能更需要吧。